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2日讯(通讯员
吴亮)青少年睡眠不足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睡眠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神经心理发育、体格生长、行为情绪甚至代谢功能产生的显著影响。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吴亮提醒,青春期开始以后,人体的生物钟会出现延后,加之社会及学校课业压力,青少年就寝时间倾向延迟。但另一方面,青少年上学时间较早,许多学生在早上六时前就起床了。据调查,目前青少年的平均睡眠时间是7至7.25小时(这一年龄段的推荐睡眠时间是8至10小时),因此,学生大多处于慢性睡眠不足的状态。
青少年失眠的原因
青少年失眠的原因众多,包括生理性的节律推迟、躯体疾病、心理或情绪障碍,也可由家庭社会因素以及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导致。青春期开始以后,人体的生物钟逐渐延后两小时,这也就意味着本来晚上九时睡觉的孩子要到晚上十一时才能睡着,如果就寝时间安排过早,则会出现入睡困难。
促发和持续导致青少年失眠的最常见因素是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如不睡觉的时候经常躺在床上,白天午睡时间过长,每天作息时间不固定,睡前过度兴奋以及屏幕暴露等。
青少年失眠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不良的心理暗示,如“我今天晚上可能又睡不着了”“今晚睡不着,明天考试肯定通不过”。此外,嘈杂的环境因素,巨大的社会和学校压力,以及神经系统和躯体疾病也是青少年失眠的重要影响因素。
青少年失眠有什么症状?
失眠患者的基本主诉是睡眠起始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兼而有之。睡眠维持困难包括夜间醒来很难再次入睡以及早晨醒来时间远早于期望的起床时间。青少年睡眠起始困难发生的比例较高,早醒的比例相对较少。
此外,失眠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功能受损症状,包括疲劳、白天嗜睡、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易激惹或情绪低落等。
青少年失眠的评估和诊断
目前没有针对失眠的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方法,所以诊断主要依靠详细采集病史。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主观睡眠评估(睡眠日记、量表)。如果不伴有其他睡眠障碍,多导睡眠监测并不适用于失眠的诊断。
DSM-5失眠诊断标准:
1.最主要的主诉是睡眠时长不足或质量差,且与以下一项或多项症状有关: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特征是频繁地醒来或者醒来后再入睡困难;早醒,且醒后不能再次入睡。
2.睡眠紊乱引起临床上的显著焦虑,或造成社交、职业、教育、学术、行为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受损。
3.睡眠困难每周至少有3次。
4.睡眠困难持续至少3个月。
5.即使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仍存在睡眠困难。
6.睡眠紊乱不能由其他睡眠觉醒疾病更好地解释,或特定发生在另一种睡眠-觉醒疾病的病程中(如发作性睡病、呼吸相关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异态睡眠)。
7.失眠不可归因于药物产生的生理反应(药物滥用、治疗)。
8.共存的精神障碍和疾病状态不能充分解释主要的失眠主诉。
怎么治疗失眠?
1.卧室的环境应该是安静、舒适、黑暗并且室温稍低;限制儿童卧床时间,床是用来睡觉的,不要在床上进行看书、听音乐等活动,使卧床时间尽量接近实际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
2.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治疗失眠的基础,包括每天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不要在睡觉前30分钟内看电视、运动或参与比较兴奋的活动。晚上不要空腹睡觉,可以在睡觉前吃一些点心,但不要在睡觉前1小时内吃很多东西,这样会使睡眠不安;下午及晚上都应该避免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可乐以及巧克力。
建议帮助儿童建立一套固定顺序、愉快、安静的睡前程序,为睡眠做好准备。可暂时推迟儿童的就寝时间,以便能在期望的时间内入睡,随后按照一定时间表(如15分钟)逐渐将就寝时间提前。如果儿童不能在期望的时间内睡着,就让儿童起床,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下,儿童想入睡再上床。
一旦建立了这个规律,就可以开始逐渐提前睡觉的时间,每次提前15分钟,直到调整到治疗的目标时间。
3.事先对儿童夜醒规律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在常规夜醒前15至30分钟,轻拍唤醒儿童,再让其重新入睡,从而使常规夜醒不再出现,从睡眠中醒来时避免看钟表。
4.指导儿童或家长调整与失眠有关的消极思维,改变对睡眠的想法。失眠的孩子通常都会对睡眠有负面的想法,所以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睡眠。例如以前想着“我今晚又睡不着了”,现在应该想着“我今晚上床睡觉前会很放松”,或“睡不着也没有太大关系”。
5.每天进行一定的户外活动,教会儿童放松的方法,例如在入睡前深呼吸,想象平静的画面(如平静的海面,凉爽的雨后等),或者想一些有趣轻松的事情。
6.刺激控制疗法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指导患儿确立正确的睡眠与床及卧室间的反射联系,建立稳定的睡眠觉醒规律。告知患儿只有感到瞌睡并且能睡着时才上床,若在20分钟内不能入睡,则起床在另一处偏暗的环境中做一些放松的活动,直至瞌睡时再上床,此过程可重复进行,早上定时起床。
7.光照疗法:在晚上要尽量把光线调暗,而在早上让孩子有20至30分钟的时间接触到非常亮的光,早上的亮光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内在的生物钟。
8.周末和平时的晚上睡觉时间差异不应该超过1小时。尽量不要在周末“补觉”,这样会加重入睡问题;如果感觉白天特别困倦,可以在午饭后睡30至45分钟,午睡过久会影响晚上入睡。
治疗失眠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需要通过接受宣传教育来预防睡眠问题的发生,付出努力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需要青少年的主动参与,必要时与其他治疗技术结合使用,如行为、心理、理疗、中医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