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堆一个完美的雪人?
12.1MB
00:0008:47
【解读】李南希
今天听外刊开启一个新的系列,叫不务正业系列。就是和大家聊点闲的时候干的好玩的事,我们第一个不务正业的事就是堆雪人。我们来看一看,如何堆一个完美的雪人?为什么球状的雪人最坚固?雪人有哪些历史?
美国《读者文摘》2022年12月16日刊说,要堆一个完美的雪人需要6个技巧。
第一,了解你所在地方的雪。如果你住的地方经常下雪,就知道大概有两种雪,一种是干的、粉状的雪,一种是湿的、泥状的雪。而堆雪人需要的雪介于干雪和湿雪之间。蒙大拿州立大学的雪科学家说,我们可以把水看作是胶水,如果雪太干,就需要喷一点水把雪粘在一起,但不能太多。如果雪太湿,那就得再来点干雪。
第二,给雪人寻找一个完美的位置。我们需要把雪人放在平坦且阴凉的地方,这样这个雪人的寿命就能长一点。理想情况是,如果你划定了一片地方堆雪人,一般那个最大最主要的雪人应该处于雪地的中心位置。
第三,牢记3-2-1这个比例。这是雪球大小的比例,举个例子,如果最下面的球的直径是90厘米,那中间的球的直径就是60厘米,最上面的球也就是雪人的脑袋的直径是30厘米。当然雪人离地面越低,就越稳定。
第四,滚雪球是需要技术的。滚动巨大的雪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需要先用手把雪球包得越大越好,然后把球放在地上,在我们周围滚动,直到达到我们需要的大小。一旦你滚好了第一个雪球,就需要用周围额外的雪包住雪球底部,来支撑它。
第五,每雪球的底部需要是平的。曾制作过世界上最大雪人的专家Jim Sysko建议,在叠雪球之前,我们需要先将每个雪球的顶部和底部压平,这样雪人就会更稳定。
第六,大胆地使用装饰品。《读者文摘》的建议是给雪人戴上一顶时髦的帽子或一件没人穿的圣诞毛衣。我看很多中国网友的雪人创意也很妙,大家没事儿可以看看。(https://www.rd.com/list/how-to-build-snowman/)
刚才我们大致说了说堆雪人的几个要点,下面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一看上面说到的几点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刚才我们说了干雪和湿雪,美国《史密森尼》2015年1月27日刊说,科学家们其实是根据雪的含水量来对雪进行分类的,大家不要把这个含水量和雪融化后产生的水量相混淆。根据不同的含水量,雪分为五类:零水量的干雪,小于3%含水量的稍微湿一点的雪,含水量在3-8%之间的湿润的雪,含水量在8-15%的潮湿的雪,以及含水量大于15%的泥泞的雪。按照这个比例,湿润至潮湿的雪是堆雪人最理想的选择。干雪就像松散的粉末,颗粒不能很好地粘在一起,而泥泞的雪的流动性太强,无法保持形状。
而且,气温也决定了雪中的水量,以及它的晶体结构。一般湿润的雪会在0摄氏度左右落下,这时候下的雪是湿润或潮湿的雪,雪花形状是树枝状,这种形状的雪花非常易于结合在一起。而0度以下的气温会使雪变得干燥,因为水份会冻结成晶体,而且更冷的条件下会产生表面积较小的平板形状的雪花,这种形状就很难塑造雪球了。如果雪非常干,雪与水的比例约为5:1混合一下也非常适合堆雪人。如果大家对雪花感兴趣,可以听听中读的一门小课叫做《如何观看一片雪》,大家可以在文稿区点击链接收听。
刚才我们说了要给雪人寻找一个完美的位置,科学家也认为平坦的地面最好,但沥青路上非常不适合堆雪人,影响交通不说,主要是沥青吸收和保持阳光的热量,会迅速融化雪人。靠近大山底部的平地是最佳位置,但是对很多市民朋友来说不是很方便。
刚才我们也说到堆雪人的第一步是做雪球。估计会有朋友问,谁说雪人非得是球状,也可以是金字塔或海绵宝宝的形状。多数我们看到的球状雪人是因为球状雪人的寿命比较长的缘故,其他形状的雪人估计还来不及等我们看到就自己玩去了,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在球状包裹下,雪花被施加了压力,有些雪花在建造时融化。融化后变成水再次结晶,让雪球变得非常坚固。二是球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在外的表面积,从而减缓融化的速度。(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cience-nature/do-you-want-build-snowman-physics-180954024/)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雪人的历史。这样我们在堆雪人的时候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分享。美国《读者文摘》2022年11月4日刊说,在中世纪,人们就开始堆雪人了,可以说雪就像从天而降的免费艺术用品,帮助人们完成技术和思想上的创造。当时的情侣们漫步的时候会观看临时艺术作品,有些作品是由著名艺术家创作的,包括19岁的米开朗基罗,他在1494年受意大利佛罗伦萨统治者的委托,在他们的豪宅的院子里雕塑了一个雪人。
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的堆雪人活动是在1511年的布鲁塞尔,这一年的冬天非常冷,连续一个半月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被称为死亡之冬。气温低那正好堆雪人啊,一时间布鲁塞尔市内各处都是人们堆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雪人,有些雪人反映了人们对政府的愤怒,有些雪人还有点色情的意味。反正在布鲁塞尔的那个冬天,人们借助雪人表达了自己的很多情绪和内心深处的想法。
从1818年以来,苏黎世人每年都会炸掉一个雪人来庆祝春天的开始。每年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当地人都举行送冬节仪式。送冬节就是字面意思,把冬天送走,迎接春天的到来。在这个仪式上,有一个用棉花做成的雪人是主角,它的头部塞满炸药,被游行的人们推着在城市中穿行,最终在广场中间等待被点燃。在雪人燃烧的过程中,一些骑士踏着一种古老的捕猎进行曲,围绕着雪人驰骋,直到雪人爆炸为止。雪人爆炸时,代表着冬天正式结束,据说雪人燃烧时间越短,夏天就会越长。
此外,在19世纪一些无声电影或照片中,就有雪人的身影了。(https://www.rd.com/article/history-of-the-snowman/)
英国《卫报》2010年12月29日刊说,今天,人们建造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雪人。在欧洲和北美,雪人通常由三个雪球组成,我们刚才说的外刊里也提到雪人三个球的比例问题,但其实在东亚的人们一般使用两个球。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雪人是2008年在美国缅因州建的高达37米的大雪人。(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10/dec/29/weatherwatch-snowmen-history)
行吧,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堆的雪人,也欢迎大家说一说想听哪些不务正业的趣事,我就去外刊里研究研究,来和大家分享。我是爱读外刊的南希,拜拜了您嘞。
(点击上图收听往期栏目)
制作人:李南希
音频编辑:张译丹
审校:天健
发布时间:2023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