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民俗表演简介——歙县的民俗表演《群龙游古城》
编辑日期:2012-11-2  来源:bet87365  作者:信息办    [ 关 闭 ]
    民俗表演《群龙游古城》。歙县和中国其它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对龙的尊重,对龙的崇拜那是放在一切崇拜之首的崇拜。古老的歙县除了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之美誉,还有村村均有嬉龙之习俗。村许村镇的板凳龙,经济学家王茂荫故乡——杞梓里镇的布龙,还有古歙南乡第一村的昌溪乡舞草龙,它们各具特色。
  许村的板凳龙。相传很久以前,遇上大旱,土地龟裂,民不聊生,东海的一条龙不顾一切跃出水现,下了场大雨,拯救了禾苗,拯救了苍生,但由于水龙的行动没有得到上帝的同意,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这样的好龙,老百姓很是心疼,他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不分昼夜地奔走祷告,于是舞板凳龙的习俗由此产生。许村的板凳龙舞在明代中期就成形,每户男丁出一条板凳,最旺时有一百多条板凳,可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昌溪的舞草龙每年的秋收季节,村民们便在收获的田间地头,闲暇谈笑中就地取材,利用收割的新鲜稻草,编扎成栩栩如生的草龙。待到中秋月圆之夜,将草龙周身插上燃亮的竹香,放响成串的彩炮,敲起欢快的锣鼓,自发组织,自由配合,自撑自舞以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喜庆,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梓里的布龙则更具人性化,因为在整个自然界里,只有人类是穿衣着裳的,把龙穿上青布衣,这是梓里人对龙的爱戴和对龙的尊重。杞梓里王姓发源于山西太原,明洪武初年辗转迁徒定居于歙县杞梓里,其舞龙习俗也由关中带入。开宗立派以后,春节,元霄期间开展舞龙自娱自乐活动,既增强了族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祥和气氛,又寄寓着族人“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避邪去灾,青吉平安”的良好企盼。杞梓里龙为青色,寓意“青青吉吉”。(青龙全长20米左右,分大(闰)小(平)年确定长度,闰年为13节,平年12节。结构以竹篾为骨架,绵纸扎糊,白布龙衣,饰以青色花纹图案,龙须用苎麻染就)。
  舞龙的程式动作有:龙戏水、三点水、拜四方、喷火花、三进三出、摆龙威、盘龙等。
歙县人民政府